什么样的人能称为佛弟子
仅仅拜佛、信佛
或自学佛法还是不够的
虽然“信为能入”
但信到什么程度,如何衡量
而“皈依”就是最清晰的入门标准
授师正范入佛门
以戒为师出凡尘
关于“皈依”这件人生大事
您是否想好了
宁波海曙吉祥禅寺拟于2023年11月2日(农历九月十九),举行三皈五戒活动,慈悲接纳十方善信,为众亲授三皈五戒。
地点:五观堂
时间:08:30
皈依前
皈依三宝是入佛门的第一步
有人说:学佛心诚就好,为什么一定要皈依?这种想法,看似有点道理,实则不合要求。就好比学生求学,首先要办的就是入学注册手续;同时,连皈依这个仪式都不想参加,如何相信自己发心修学是真诚且有力量的,如何肯定自己会有坚持精进修学的前进动力。
学佛,应从皈依三宝着手,这虽然是修学佛法的第一步,但至关重要。如果不走出这第一步,怎么保障自己会走出第二、第三步......
三皈戒体纳受于心
皈依也叫三皈依,因为皈依的是佛、法、僧三宝。接受皈依,既是一种形式,更是在纳受三皈戒体。在接受皈依时,先做真切地忏悔,忏悔无始劫以来所造的恶业,之后不仅在口中跟着念“皈依佛,皈依法,皈依僧......”身体跟着拜,心里还得想着,身口意都在领受皈依师所授的三皈戒体。
三皈戒体,必须由此前已经受了皈依戒的法师传授下来,这是法统的一脉相承,是不可以自己在佛菩萨圣像前自誓自受的。由此可知,求受三皈依的庄严性和重要性了。
门外观望往往半途而废
皈依三宝是解脱大道的起点。有的人确实对佛教颇有好感,但却担心皈依之后会受到什么约束,产生工作或生活上的多种不便,因而存着观望的态度。无论是世间学习什么技艺,还是真正修学佛法,都必须真诚地、敞开心扉投入其中,否则站在岸边或是偶尔玩玩票,往往都会半途而废。
其实,求受皈依与求受五戒也可以分开,先受皈依,取得佛弟子的身份,对于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等等都没有什么影响。
待到真正了解五戒的含义,明白所谓的“戒”,就好比遵守交通法规、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,是为了避免我们因贪嗔痴或眼前利益而造下恶业,是我们为把握自己的未来而主动做出的选择,此时再根据自身情况求受五戒。一切都是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。
皈依后
皈依证、法名与海青
皈依后,不仅得到了佛弟子的正式身份,有三宝加持,善神拥护,也更确信和坚定了自己的信仰选择。
在吉祥禅寺皈依后,寺院会颁发给皈依弟子一张个人专属的皈依证,并获得一个“法名”。凭本寺皈依证,可在全年大部分时间里凭皈依证入寺,方便大众常常“回家”礼佛并参与各类修学活动。
改变自己 从修学到践行佛法
更重要的是,皈依后的在家居士勿忘初心,时时勉励自己进一步认识与修持佛法,用佛法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、待人接物和行事风格,从信赖佛法到修学佛法,最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佛法、弘扬佛法!
报名咨询:18969804170 佛慧居士